上课的笔记,博客记录一下
1.测试大致分为两种:
黑盒和白盒,黑盒仅仅只是在体验使用层面测试BUG,只关注表面。而白盒是需要关注内部代码。
2.软件环境分为:
开发环境,测试环境,正式环境。
3.术语:
响应时间指从用户操作发出指令到下系统响应所消耗的时间;
吞吐量是一定单位时间内软件系统能够处理的请求的数量,越高说明软件或者服务器更牛批;
思考时间是指模拟用户的等待时间。
Tps是指1秒内系统能够处理的事务数量。
Hps是指每秒用户的点击量(请求量?)。
4.软件性能测试方案需要根据业务的功能以及需求来定制:
不要做多余的也不要放过该测试的地方,在提供的软硬件以及网络环境中,需要有两个性能指标,分别为:业务性能/系统性能。需要通过测试工具编写测试脚本以及参数进行软件的压力测试/系统调节优化/负载测试。
测试完成之后还要编写测试的报告以用来详细记录汇报软件系统的各项参数指标。
5.性能测试的分类
基准测试:单元测试,测试最小的可测试单元,比如一个class类。一个方法。
负载测试:给系统增加压力,不断的运行,知晓系统的瓶颈,以用来调整优化。
压力测试:找出系统在高负载时候出现的出现的问题,以用来调整优化。
配置测试:运行系统不同的配置方式,以找到最合适的运行配置。
并发测试:用测试工具模拟系统被多用户访问使用时候暴露出的问题。
可靠性测试:俗称烤鸡。看鸡能否坚持稳定运行。
失效恢复测试:如果出现服务器死机。能否自动恢复以及恢复效率高不高。
一般在测试功能之后再测试性能。
6.测试的工具:
Jmeter以及LoadRunner;
前者是多平台测试java开发用。
后者只能在win平台上使用。
7.谁来做测试
开发者/测试人员/运维/用户;
8.需要关注的性能测试数据指标
并发用户数量以及吞吐量;
平均的响应时间;
服务器资源的占用;
可扩展性;
软件硬件的适配;
好!
谢谢